:::

FIHRM-AP第四期新訊- 2022年「氣候變遷」FIHRM-AP共學紀實 – 博物館與NGOs共同行動思考的可能!

圖1 知了劇團表演(照片提供:國家人權館)

圖1 知了劇團表演(照片提供:國家人權館)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博物館作為觀眾議題的溝通橋樑,可以進一步採取什麼具體行動?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因應今年 ICOM 布拉格大會「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主題,延續2020年移動人權共學培力模式,本次以「氣候變遷及人權議題」為題展開一系列共學活動,藉由每月聚會、實際踏查及工作坊等形式持續討論達五個月的時間,本次FIHRM-AP邀請十二個NGO組織[1]以及九個國立博物館[2]單位共同參與,雙方共同為氣候與人權議題創造行動。

 

FIHRM-AP重新思考NGO與博物館之異同 

本活動旨在促進氣候變遷與人權議題的交流,憑藉兩者的力量對於氣候議題與人權議題更進一步的推廣與思索行動方案。在本次首場共學,邀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研究員陳詩婷針對本次氣候議題進行解說,可見公民團體在氣候議題上具備倡議與推動的行動優勢,如:政策推動、記者會、教師培育等形式。另一方面,在博物館方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黃旭則以氣候為主題「南風攝影展:台西村的故事」的展覽策略為例,說明博物館對於氣候議題如何執行、討論與研究,提供一個完整的展覽思考與參照。並藉由工作坊的形式討論時間,對於博物館與NGO雙方差異與想像進行討論與分享,進一步思考雙方兩者合作,作為共同議題行動的可能性。

一人一故事劇場 注入不同溝通互動形式與觀點

此外,對於氣候變遷議題除了NGO的倡議與博物館的展覽型態是否有其他的溝通方式?FIHRM-AP邀請到「知了劇團」採用現場即席演出的型態,帶領各個參與者討論。藉由演出的力量,提供一個更多元的思考與互動。首先,邀請參與者分享對於氣候議題關注的面向,利用演出的方式重新介入以及思考氣候與人群日常的關係,將演出本身送給觀者作為回應。最後,由劇團負責人高伃貞及陳正一戲劇講師分享社區、學校的教案設計等案例,藉由「表演」形式提供一種博物館與NGO對於觀眾或議題參與者溝通之間的新的觀點及討論空間。

圖2、3 工作坊討論與腦力激盪

圖2、3 工作坊討論與腦力激盪

圖2、3 工作坊討論與腦力激盪

圖2、3 工作坊討論與腦力激盪

從思考到行動:從實際走訪到行動方案生成

本次以氣候變遷為題的共學規劃中,除了演說、工作坊討論之外,進一步帶領參與者至實際場域踏查,以莫拉克颱風災後相關的場域為參訪主軸分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屏東瑪家鄉禮納里好茶村、小林平埔族文化館、五里埔小林社區博物館、小林村紀念館等。藉由博物館與社群館所之間的展示文本、論述方式差異,從中思考博物館與社群之間的權力關係,作為氣候行動倡議的方案基礎,延伸氣候與人權議題的討論空間。在共學期間,博物館和NGO雙方藉由每次工作坊討論實際踏查等實踐,了解博物館組織與NOG執行上的異同,進一步分享在實務領域上的經驗與困難,更聚焦於氣候變遷主題提出可執行的相關活動,例如:主題式走訪踏查、永久屋議題巡迴展、培訓輔導員營隊等多元行動方案。

圖4實際踏查

圖4實際踏查

FIHRM-AP延續過往公民團體以及博物館的共學模式,博物館從過去作為教育觀眾的媒介場所,而在現今的當代社會中,NGO跨域的合作與行動力更使博物館成為議題推動的場域。藉由FIHRM-AP的平台串連與合作,回應氣候與人權議題推廣充分展現了本次ICOM主題「博物館的力量」,期待FIHRM-AP未來有更多博物館與NGO激盪更多的具體行動可能性!

[1] 參與NGO單位包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科技部莫拉克災後研究團隊、荒野嘉義分會、國立中山大學南島中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莫拉克災後原住民族人權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2] 參與博物館包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人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