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權示意圖_希望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
    透過博物館的行動,促進對亞洲人權的瞭解和尊重
    加入會員 submit
  • 人權示意圖_記憶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
    透過博物館的行動,促進對亞洲人權的瞭解和尊重
    加入會員 submit
  • 人權示意圖_台灣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
    透過博物館的行動,促進對亞洲人權的瞭解和尊重
    加入會員 submit
  • 人權示意圖_室內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
    透過博物館的行動,促進對亞洲人權的瞭解和尊重
    加入會員 submit
  • 人權示意圖_希望
透過博物館的行動,促進對亞洲人權的瞭解和尊重

當期活動

2023-10-20

時間:2023年10月20日至2024年9月1日 天曉之前,獻給至親最深的祝福與思念 回顧百年來的臺灣,從日落到天曉,宇宙規律運行超過36,525次,感念陽光、空氣、水孕育寶島豐沛的自然活力,然而,是什麼力量引領臺灣自強不息的前進? 有這麼一群臺灣人,出生於1920至1930年前後,積極勤奮,樂觀好學,希望有朝一日貢獻生命予全宇宙,即使在求學階段面臨東亞戰爭,甚至國號易幟的劇烈文化衝突,卻仍不改其純真熱血天性,我們稱之為「戰爭期世代好男好女」。 然而,當這群懷抱理想的好男好女遭逢威權統治的吞噬,而被噤聲、被冠以「叛亂者」汙名,他/她們自此人間蒸發,超過半世紀被臺灣社會所遺忘。 1987年臺灣解嚴、1992年終結威權統治、2000年政黨輪替、2017年推動轉型正義,籠罩臺灣天空的白恐陰霾逐漸散去,天曉了,我們終於清晰地凝視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天曉之前—思念文物典藏展」,國家人權博物館希望讓曾在臺灣舞台一度消失的好男好女,透過家書、手扎、照片、衣飾、文件、工藝、書畫等,以物鑑人,重溫他/她們年少時的純真夢想,感染身處人生逆境,仍煥發生命熱情的能動性;並藉由穿越時空的音樂及影像,勾織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友情、愛情,貼近並傾聽感人的生命故事,從而深刻認識我們共同走過的艱辛與不凡,傳承好男好女化為群星日夜守護臺灣的向光精神。

:::

FIHRM-ASIA PACIFIC EVENTS

會員活動訊息

2022-10-24

2022女性影展巡迴影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活動內容介紹 2022年本館與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合作之巡迴放映活動,放映以台灣家庭與性別角色為主題之三部影片,並邀請導演進行映後座談。 希冀藉由觀影和座談對話的方式,帶領民眾深入了解台灣在家庭關係、角色身份、性別平等、文化認同等「正發生」的改變與樣貌。 --------------------------------------------------------------------------------------------- 【場次1 】美國女孩 American Girl 台灣 Taiwan | 2021 | DCP | Color | 101 min|普 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抱病帶著兩個女兒芳儀、芳安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宗輝團聚。芳儀因中文障礙成績落後,被同學戲稱為「美國女孩」。一心渴望返美的芳儀與母親衝突不斷。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隨著SARS疫情爆發來到高峰。 導演:阮鳳儀 美國電影學院 (AFI) 導演碩士,其編導短片《姊姊》獲得東京國際短片節最佳觀眾票選獎等多個國際影展肯定。首部長片作品《美國女孩》曾入選金馬創投,並獲得2021年金馬獎六項大獎。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OhNm8tznU 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bE0KLd --------------------------------------------------------------------------------------------- 【場次2】廳下火 Incense Fire 台灣 Taiwan | 2022 | DCP | Color | 60 min|普 「廳下」是客家人的祠堂,傍晚除了上香就是要點亮「廳下火」。徹夜不熄的廳下火照亮世世代代子孫回家的路,只是所謂的子孫並不包括女兒。 傳統客家社會中,未婚往生的女兒不能葬回家族祖塔或家塚,出嫁的女兒也不能回去祭祖。在職場叱咤一方的現代客家女性回到宗族中仍是被忽視的一群,但隨著世代交替開始略略鬆動⋯⋯ 導演:鄭慧玲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目前為獨立影像工作者。作品曾獲得金穗獎、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等獎項,也曾入圍電視金鐘獎、NHK日本賞、慕尼黑兒童影展及台北電影節等。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pJttIvorU 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RMOpE --------------------------------------------------------------------------------------------- 【場次3】講話沒有在聽 Can You Hear Me? 台灣 Taiwan | 2021 | DCP | Color | 36 min|普 阿忠在家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死了。他看著太太和子女處理他的身後事,一家人圍著屍體一邊吃著早餐、一邊七嘴八舌。鬼阿忠也在自己屍體旁喋喋不休,一家人各說各話,各種荒唐事連番發生——兒子說媽媽謀殺親夫、前來處理的員警莫名見鬼、太太不顧眾人反對,硬要推阿忠的屍體去河堤⋯⋯ 導演:李念修 編劇、剪輯及導演,過去剪輯經驗累了積對人物的細膩觀察眼光。曾參與多部電影剪輯,其導演作品《河北臺北》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並入圍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9CHnqWl5c 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vWVRyA   報名須知 如果您有任何的問題,請與活動承辦人連絡 02-22182438*342 許小姐

2022-10-24

「健康˙和平˙好未來—2022年國際兒童人權日」系列活動   活動簡介 國家人權博物館為持續推廣兒童人權,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為深化博物館於人權教育推廣領域之文化角色,將於2022年9月至12月辦理帶狀、系列性、多元類型之兒童人權教育主題活動,使用更貼近兒童的方式,運用各式人權議題與素材,將白色恐怖歷史與重要的人權普世價值傳遞給臺灣社會的年輕成員,期望人權教育能向下紮根。 活動內容介紹 今年是全球進入Covid-19疫情流行的第三年,隨著疫情的趨緩,各國逐漸放寬防疫限制。而在疫情期間所影響的兒童權利問題也隨著浮上檯面,像是學校停課不停學的狀況,意外地顯現出部分地區教學資源不均、兒童失學,以及接種疫苗時,兒童疫苗獲取不平衡的問題。再加上今年初爆發的烏俄戰爭,兩國持續交戰6個月以來,多數兒童面臨到被迫離開家鄉、失去親人照護以及無法上學等的狀況,兒童的安全及權利問題備受挑戰。 近年來,疫情及戰爭是國際兒童們共同遇到的危機之一,每個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希望透過國際兒童人權日呼籲大家正視兒童權利,並提出相關的行動,讓兒童在健康、和平的好未來下長大!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 child. ——————————————————————————— |繪本講座| 繪本故事是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認識世界的橋樑之一。藉由兒童繪本的力量,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傳達重要的觀念。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和平來看兒童人權,一步步帶領民眾認識近期與全球相關的Covid-19和烏俄戰爭,所延伸出來兒童權利危機,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加嚴重。鼓勵來到現場的兒童和民眾,除了透過聽繪本故事了解議題外,也能以上台發聲的方式,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11月場次 《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的事 我們的事》繪本講座 課程時間: 11/20(日) 10:00-12:00 講座對象:12歲以下兒童之親子家庭,一般民眾 映後座談講師:魚兒姊姊(親子成長營說故事講師) 講座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遊客服務中心2樓視聽室 線上報名: 預計11/1 (二)開放報名 ——————————————————————————— |電影放映| 透過電影了解戰爭對於人民生活上的影響和被忽視的人權問題。映後座談的時間,藉由老師與民眾交流,帶領民眾一起認識在戰爭下的兒童處境,並用不同的角度探討受損的兒童權利,為他們發聲。 11月場次 《偷畫男孩》電影放映 課程時間: 11/20 (日) 13:30-16:30 電影分級:保護級 映後座談講師:林真美老師(兒童文學工作者、小大讀書會創辦人) 講座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遊客服務中心2樓視聽室 線上報名: 預計11/1 (二)開放報名 ——————————————————————————— |故事劇場| 本次邀請頑書趣工作室和夾腳拖劇團以舞台劇的表演呈現人權議題,透過親近兒童的劇情內容和生動的演出方式,讓孩童了解屬於自己的兒童權利,也讓共同參與的家長一同認識,其實人權是如此得來不易的,除了增加親子互動也能藉此提升親子對於人權議題的興趣及接受度。 11月場次 《爺爺的皮箱》劇場演出 課程時間:11/20 (日) 13:30-14:30 劇場對象:一般民眾、12歲以下親子家庭及13-18歲青少年 表演團隊:頑書趣工作室 活動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禮堂 線上報名: 預計11/1(二)開放報名 12月場次 《高一生的故事》劇場演出 課程時間: 12/10 (六) 13:30-14:30 劇場對象:一般民眾、12歲以下親子家庭及13-18歲青少年 表演團隊:夾腳拖劇團 活動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禮堂 線上報名: 預計11/1 (二)開放報名 ——————————————————————————— |主題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邀請到擅長設計思考的老師,來帶領學童認識活動主題——戰爭及疫情下的兒童處境。前期介紹兒童人權,透過了解基本的兒童權利,延伸思考在疫情和戰爭狀況下兒童們所可能面臨到的挑戰。後續引導學童腦力激盪,讓學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以海報製作的方式呈現出對於議題的了解,以及運用設計思考所發想出對應的解決辦法。從學童的視角讓大眾了解屬於兒童們的心聲,一同傾聽屬於他們的人權。 課程時間:11/05(六)~11/06(日) 09:30-16:00 課程對象:12歲以下兒童及13~18歲青少年 課程講師: 班兒童班:吳奇靜老師 班青少年班:吳建文老師 課程人數: 班兒童班:12歲以下國小生(建議高年級優先),25人 班青少年班:13~18歲國高中生,25人 活動地點: 班兒童班: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遊客服務中心1樓閱覽室 班青少年班: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遊客服務中心2樓視聽室 線上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09120927291847935816

2022-05-16

「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   展出時間:111年4月7日-113年4月7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樓常設展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定時導覽:每周六、日下午2時自由參加(請於中央通廊服務台集合)   以臺灣言論自由進程為主軸,依據1945年至今的歷史脈絡,呈現臺灣從人權黑暗到自由民主的艱辛歷程。 活動內容介紹 1945年10月,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陸續發生不少政府侵害箝制人權的狀況。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在美方經濟與軍事援助下,蔣中正總統強化威權體制,使臺灣言論自由更遭打壓,直到1987年解嚴以及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非常體制」才大致告一段落。不過對言論自由而言,則是在1991年廢除《懲治叛亂條例》、1992年修改《刑法》100條後,臺灣人民才得以免於言論叛亂的威嚇,言論自由始獲保障。   時至今日,臺灣已成為東亞先進的民主國家,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也名列前茅。而我們唯有透過回顧過去,才能理解臺灣的現在,進而展望未來。「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以臺灣言論自由進程為主軸,依據1945年至今的歷史脈絡,分述以下單元,呈現臺灣這段從人權黑暗到自由民主的艱辛歷程:   一、言論箝制體制的形成 二、1945-1949年臺灣媒體浩劫與「四六事件」 三、1950年代《自由中國》與不分省籍的奮戰 四、1960年代言論窒息下無畏的身影 五、1970、1980年代黨外集體行動的挫折與突圍 六、1987-1992年最後一哩路的犧牲與衝撞 結語、新時代的挑戰

2022-05-16

《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特展   《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特展   展覽時間:111年4月15日-11月15日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美工工廠)   1949年5月,台灣省政府宣布全台「戒嚴」。同月,立法院也通過了《懲治叛亂條例》。此後,台灣步入了四十餘年的「白色恐怖」。當代人想像中,監獄似乎是滴水不漏、毫無自由的一處空間。但在1950年代,幾個政治犯監獄都發生過官方指控的「再叛亂案」,並再導致一批批年輕而富理想的靈魂殞落。為何政治犯已經落入國家掌心,接受日以繼夜的監禁,官方還能指控這些人「再次顛覆政府」,並導致一連串新的殺戮?   為解開上述謎團,本館109年首次於綠島紀念園區推出《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特展,開展後深受好評。為讓無法親至綠島的朋友也能了解這個重要的白恐案件,人權館今年4月15日至11月15日也將這個展覽移至景美紀念園區展出,帶領大家了解1953-1956年間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來龍去脈,以紀念在此案中殞落的年輕生命,並還原真相及平反官方羅織的「再叛亂案」罪名。

2022-05-16

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   展覽時間:111年5月1日-112年3月26日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綠洲山莊/戒護中心)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有一群醫德濟世的知識份子,在醫院、醫學院、公共 衛生領域層面都有他們的身影,並投入公共、社會運動的參與,卻因為打壓而遭逮捕,有的醫師因此罹難,對個人、家族產生多重的衝擊與創傷,他們為醫界及民主奉獻奮鬥留下不凡的歷史,彰顯人權的價值。本館於 105 年 7 月 15 日至 106 年 2 月 19 日於本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推出「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介紹上述歷史,透過判決書、史料、文物、受難者及家屬的口述歷史,還原歷史真相及平反。另為便於來綠島之民眾參觀此展覽,規劃於 111 年 5 月 1 日至 112 年 3 月 26 日於綠島紀念園區展出。

2021-12-30

Ayo-Ayo!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 2021/10/06 09:00 ~ 2022/03/27 17:00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仁愛樓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108年ICOM京都大會成立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 Asia Pacific,簡稱FIHRM-AP),以賦權(empowerment)、參與(engagement)、夥伴關係(partnership)、合作(collaboration)推動與亞太地區人權夥伴之交流平台及教育基地。109年為響應518博物館日主題「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共融(Museums for Equality:Diversity and Inclusion)」,辦理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集結國內公私立博物館以及15個非政府民間組織共同學習。   這次展覽透過「共學協作」,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15個非政府組織(NGOs)將對「移動人權」議題的討論進一步轉化為共同策展的行動,檢視七十餘萬在台移工,現在已成為不可或缺勞動力,相應而來的宗教、語言、文化、居住生活、勞動條件等基本人權課題,卻未能建立起足夠的保障體系,回應社會需求銜接時代變遷。   展覽介紹 本展覽重新帶領觀眾丈量與移工處境的距離,帶入台人、移工和NGOs組織的「日常生活」。三種「日常感」彼此連動、互為形構,引領觀眾審視「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表層裡,隱含移工於合法制度背後的各種艱難問題。本展同時讓移工的身影從模糊轉為清晰,從一開始邀請觀眾透過產品型錄認識其生產之物件與服務;再踏入「勞動」現場,以個人的身體感知經驗理解移工處境;進而透過移工的證言與證物,傳達其在台灣生活的真實需求和期待。本展最終帶出NGOs團體如何實踐「移動人權」和共製「年表」等方式,呈現不同組織和移工之間的協力照顧關係,並呈現移工來台30年的重大事紀,引領觀眾閱讀之後,醞釀出「為明日社會而改變」的行動準備。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   協辦單位(按筆畫排列)   天主教會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 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fa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全國家戶勞動產業工會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 財團法人天主教社會慈善福利基金會附設海星國際移工服務中心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 越在嘉文化棧 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最新消息

2024-04-17

勇敢的發聲:再現LGBTQ+與衝突下的女性   編輯室的話 亞太地區各國對於多元性別共融、同性婚姻法制化的推展進程,因文化及社會背景而有所差異。紐澳早先在2013與2017年同婚合法化,臺灣則是在2019年在亞洲先行法制化,尼泊爾在2023年11月承認同性婚姻,泰國於今年3月底通過。此外,印度、南韓、日本等國家仍透過法院訴訟、釋憲等途徑,推動同婚合法的可能。然而,法律並不能直接消弭社會對於少數的污名與偏見,如何推進公共社會的多元性與包容性,應是當代博物館無法迴避的責任與課題。 而當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在嘗試的過程中,亦面臨到計畫的不確定性及隨之而來的焦慮感。2023年9月,萊斯特大學博物館與藝廊研究中心出版《跨性別共融文化:博物館、畫廊、檔案館、遺產機構之跨性別共融實踐指南》,指南中首先點出跨性別共融(Trans Inclusion)的核心在於能夠且必須與其允諾的價值一致,致力反對種族主義、挑戰性別歧視、支持女性權利、打擊包含對身心障礙者在內任何形式的偏見與歧視,並為此提供具體的實戰策略,堅信「博物館有足夠的空間包容所有人」。 在亞太地區各國主流價值的框架之下,仍可見性少數不被納入歷史、性暴力在衝突事件中被刻意淡化等情形。於是乎,勇敢的發聲不僅是為了揭開歷史瘡疤,更是透過訴說自身歷史,在過程中形成社群自我身分認同、歸屬感,進行社群記憶保存、在社會中開拓多元性別觀點的空間。本期透過四篇文章,分別來自日本、尼泊爾、哥斯大黎加、及澳洲,探討如何透過展示、出版、推動計畫、以及藝術創作等具體實踐的路徑,使多元得以再現。 新訊〈LGBT難民是因戰爭而逃難的人嗎?——看見LGBT難民的困境〉,由彩虹難民日本連線(Rainbow Refugee Japan Connection)的發起人嶋田聡美,分享來自東非肯亞,因「反同性戀法」而遭受迫害的彩虹難民,除了發起援助行動外,亦在日本國內進行倡議與展覽,讓一般民眾了解彩虹難民的困難與處境。 第二篇新訊由女性之聲(VOW Media)創辦人樸佳.旁特撰寫〈沈默記事——遭受衝突相關性暴力的勇敢女性之聲〉一文,則將視角帶到以父權體制為尊的尼泊爾,毛派衝突下的性暴力受害女性被長期忽視,透過工作坊、展覽,使這些女性得以訴說自身故事,並於2019出版集體創作詩集《沉默記事》。 由庫尼漢藝廊(Counihan Gallery)策展人訪談酷兒藝術家麥可·布雷迪(或稱MIKE!),撰成專文〈把房間搬到美術館——澳洲 80 年代的酷兒身份認同〉,藉由作品《我的流行生活》的房間陳設,呈現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面對愛滋病的歧視與傷痛,以及身為酷兒的恐懼、認同、與驕傲。 另一篇專文〈關於我的、你的、我們的記憶——認同與驕傲博物館〉,則由聯合主席尤妮絲.貝茲.桑切斯分享位於哥斯大黎加的認同與驕傲博物館(MIO),MIO在西班牙語中意為「我的」,象徵著博物館致力於LGBTQ+群體身份及自豪感,長期製作Podcast節目,典藏社群的集體記憶。

2023-11-27

主題:FIHRM-AP共振人權年會的激盪與迴響 編輯室的話 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第25屆京都大會中,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創辦主席David Fleming,宣布亞太分會(FIHRM-AP)正式成立,作為亞太地區人權議題的社群平台,期許它主動串聯博物館與NGO組織,鼓勵透過共享、合作、學習涉入敏感且爭議的複雜議題,且積極採取行動。 作為亞太分會的總部,臺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在2020年透過「亞太地區人權議題與相關NGO資源盤點調查案」及「亞太地區人權相關文化機構資源盤點調查案」,聯繫共計174個相關機構與組織,期望朝向賦權(Empowerment)、參與(Engagement)、夥伴關係(Partnership)、合作(Collaboration)發展。 除了盤整與維繫亞太地區相關組織,在臺灣國內也積極透過共學、培力的方式,連結29所博物館及NGO組織,並在2021 年10 月展出《Ayo! 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共學成果,2022年亦受邀於「日本文化開放近用國際研討會」分享展出。同年繼續辦理「氣候變遷與人權」共學培力講堂,由博物館、環境NGO組織等18 個機構共同探討氣候議題。今年7月舉辦FIHRM-AP會員線上會議,邀請國際會員分享其組織「從疫情到後疫情:博物館與人權工作的新展望」,作為年會暖身活動。 從2019至2023年,從疫情前到疫情後,FIHRM-AP成立至今的重要里程碑是2023年11月首屆年會,以「共振人權」為號召,國內外會員、博物館組織、研究員、人權工作者得以在此聚首。本期四篇文章,由輔仁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兩校研究生所組成的採訪團隊主筆,分別從年會兩天的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國際良知遺址聯盟(ICSC)工作坊、以及實務工作者的訪談,來紀錄本次會議中,討論當代人權議題的具體實踐、激盪與思辨的重要過程。 專文《行動的力量—FIHRM-AP共振人權年會紀實》分為上、下兩篇,首先點出面對當代複雜歷史的困難與省思,博物館如何發揮機構的影響力,接續由「負面遺產」、「博物館當代實踐」、「推動社群參與」、「多元化社群與移動人權」等主題式內容,介紹亞太地區複雜的政治形勢與多元的文化樣態,以及面對人權挑戰的實踐與思考。 新訊《如何與社群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ICSC工作坊紀實》,介紹工作坊討論的動態過程,參與者在工作坊中討論從多種角度定義「社群」,並深入討論有效合作的方法與創新思維。 新訊《跨國共振、人權對話—實務工作者的觀點》則採訪多位亞太地區實務工作者。除了透過不同媒介拉近觀眾與嚴肅議題的距離之外,實務工作者更需要和社群建立長期互信的基礎,才能建立長期且堅實的合作關係。

2023-11-14

普遍人權究竟從何處開始呢?在小地方,離家近處[...]” – 艾莉諾·羅斯福,1958年 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時間:中歐時間(CET)15:00-16:30 演講者:Henry McGhie(Curating Tomorrow)、Jane Klinger(ICMEMOHRI主席)、FIHRM(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為慶祝《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5週年,並在12月10日人權日的背景下,ICOM將舉辦一場網絡研討會,旨在鼓勵有意義的行動,促進博物館在推動和保護人權方面的作用。此舉也符合ICOM通過在人權問題上集結全球網絡,參與聯合國2030年議程,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承諾。 網絡研討會將探討ICOM網絡和整個博物館部門,作為公民社會組織,如何參與「承諾之推動」運動,該運動旨在通過「承諾樹」鼓勵具體行動。   📌更多消息 📌報名由此去

人權專文

2024-04-11

作者介紹:尤妮絲·貝茲·桑切斯 桑切斯從事博物館業,經驗豐富,除提供博物館顧問服務,亦涉獵文化新聞媒體,並在媒體管理與行銷領域擔任要職,致力推廣多元文化。 桑切斯目前擔任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哥斯大黎加分會理事,也是認同與驕傲博物館(Museo de la Identidad y el Orgullo, MIO)的聯合理事,這間博物館是當地第一間 LGBTIQ+ 博物館。除此之外,桑切斯亦任職於哥斯大黎加首都聖荷西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區域跨部門辦事處,職務是傳播顧問,發揮自身專業,在第一線服務;致力宣揚地方文化與遺產,利用傳播和文化作為媒介,改變社會環境並賦予意義,不斷發揮重大影響力。   關於我的、你的、我們的記憶——認同與驕傲博物館   認同與驕傲博物館因激進主義(activism)而誕生;創辦人相信,這個空間可以凝聚有志一同的人來保存哥斯大黎加的 LGTBIQ+ 集體記憶。「MIO」在西班牙語代表三個字:博物館(Museo)、身分認同(Identidad)、驕傲(Orgullo);而「MIO」同時也自成一字,意思是「我的」。創辦團隊不是隨意排列組合出這個名稱,而是仔細討論與思量後的結果,決心要在哥斯大黎加這個小國成立一間博物館。 哥斯大黎加以其自然風光及多樣的生物而聞名於世,另一特點是這個國家在世人眼中崇尚和平,因為從 1948 年起就廢除軍隊。但在這裡卻仍可見到 LGBTIQ+ 群體遭受歧視,人權受壓迫的事件在歷史上層出不窮。約三十多年前,全球愛滋病蔓延,首都聖荷西時常會見到警方臨檢當地 Ambiente 酒吧, LGBTIQ+ 群體過去經常在這類場所聚會。當年有許多暴力事件、羞辱他人等衝突與迫害,但這些故事能傳到現在,都是因為有親身經歷過的人願意說出來,雖然現在看來都是陳年軼事,但時過境遷到今日才逐漸迎來改變。 2020年,哥斯大黎加正式通過同性婚姻合法,成為中美洲第一個保障同性伴侶及其家庭平等地位的國家。但這項成就不是一次到位,短時間內就變得合法,而是無數人奮鬥的成果,其中許多人當年的權益都受到侵害過。 哥斯大黎加立法大會的前議員安立奎·桑切斯·卡巴洛(Enrique Sánchez Carballo),是哥國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國會議員,也是認同與驕傲博物館的創辦人之一。他表示:「世界各國在 LGBTIQ+ 權利上取得重大進展時,像是哥斯大黎加的婚姻平權,這時候會有兩個主要風險;首先,年輕一代的人會忘記許多個人及團體經歷過的犧牲與挑戰;另一點是,在為了平等奮鬥的這條路上,可能會有人誤以為取得婚姻平權就已經是最終目標。」 桑切斯議員發現,這類立法及重大改變影響哥斯大黎加全國上下,但這種重大成就可能會讓大家忘記過去篳路藍縷,導致今日要持續系統化地蒐集地方群體或個人故事就不太容易,甚至擠壓到流傳這些故事的空間。值得思考的是,這些群體是靠其韌性才能夠有今日成就,而究竟該如何保存他們的歷史呢?甚至,要如何持續提醒大家,仍有許多抗爭每天都在上演。  

2024-04-11

關於藝術家MIKE!   麥可·布雷迪(Michael Brady),或者用「MIKE!」,他不僅是酷兒藝術家,也是設計師;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創作領域橫跨繪畫、版畫、攝影、數位媒體。MIKE! 汲取自身經驗、歷史、流行文化,運用藝術創作與沈浸式裝置,傳唱 LGBTIQIA+ 群體的故事。   關於庫尼漢藝廊 庫尼漢藝廊(Counihan Gallery)這間公共畫廊專供大眾免費參觀,地點位在澳洲不倫瑞克區(Brunswick)的中心,即當地原住民族 Wurundjeri Woi-Wurrung 人的居住地。藝廊在 1999 年開幕,為了紀念澳洲藝術家諾爾·庫尼漢(Noel Counihan, 1913-1986)而以其姓氏命名。這位藝術家為社會正義積極奮鬥,不遺餘力地倡導言論自由。庫尼漢藝廊的展覽也反映出其信念—透過行動達成社會目的,推廣永續,並表達創意。 把房間搬到美術館——澳洲 80 年代的酷兒身份認同 本文由庫尼漢藝廊策展人妮寇拉·布萊恩(Nicola Bryant),採訪藝術家麥可·布雷迪(Michael Brady)撰寫而成。  

2023-11-27

引言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旨在成為一個串連國際、亞太地區博物館和人權相關組織的平臺,透過交流與互助合作,共同推動當代人權理念的實踐。2023年 FIHRM-AP 首度來台召開年會,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從11月6日開始為期三天,以「共振人權」為號召,匯集台灣、日本、印尼、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澳洲等地的博物館人、研究員及人權工作者,藉由3場專題演講、16篇論文發表和1場 ICSC 國際良知遺址聯盟工作坊的多重形式,激發對於人權教育推廣、負面遺產、社群合作、移動人權和跨領域的新思維,為博物館及各領域帶起共振作用。與會者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與關心人權議題的聽眾,陳欽生、張則周、周賢農、伍國守等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也來到現場,親述他們對人權工作者最由衷的感謝與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