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HRM-AP第一期新訊-博物館如何面對當代人權議題? 從共學走向倡議行動 「Ayo-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 移動人權特展」

「2020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共學成員合影 (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2020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共學成員合影 (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作者介紹: 張文馨

      任職於國家人權博物館及FIHRM-AP秘書處,負責FIHRM-AP共學培力講堂統籌及策劃職務,2020 -2021年策辦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移動人權線上論壇以及國際移動人權線上論壇及工作坊。

單位介紹: 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座結合歷史遺跡,闡述威權統治傷害人權的博物館。人權館下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與「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兩處歷史傷痕遺址,兩園區蘊含許多白色恐怖時代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與歷史記憶,現已轉化為見證台灣人權發展歷程之紀念地景。


      近年來,博物館學者及專業人員辯證博物館核心價值與倫理,反身性思考博物館社會責任及角色,提出博物館行動主義,人權及社會議題不再是特殊議題博物館所專斷,倡議博物館應破除中立迷思,成為社會參與的積極行動者,發揮其政治與公共影響力。

      2019年在博物館協會(ICOM)第二十五屆京都大會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創辦主席佛萊明(David Fleming) 宣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 Asia Pacific, 簡稱FIHRM-AP)正式於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成立。FIHRM-AP倡議面對具爭議且敏感的困難議題,如當代人權、環境議題、氣候變遷等攸關社會正義、人類福祉與永續發展等迫切課題,博物館不再恪守獨善其身,鼓勵透過賦權(Empowerment)、相互合作(Collaboration)、參與(Engagement)及夥伴關係(Partnership),突破傳統菁英與權威邊界,積極與公民社會展開對話及合作,善用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建立移動人權共學社群 形塑結盟行動策略

      2020年響應 518 博物館日主題「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共融(Museums for Equality:Diversity and Inclusion)」,FIHRM-AP邀集台灣14個公私立博物館及15個長期為跨國移動人權發聲的公民團體組成共學團體,為移工人權找尋可能的合作行動。

      跨國遷徙勞動力及人權問題,並非單一國家現象,而是鑲嵌於資本主義全球化脈絡下跨國企業的擴張與資本累積所導致。80年代起,台灣競逐全球化資本市場半邊陲地位,加入「世界代工」之列,90年代以來,面臨基本薪資調漲、高齡化「缺工」現象,開始自泰國、菲律賓、越南及印尼等國引進合法移工。台灣社會多年來受益於移工「廉價」勞動力成果,卻未提供其於就業、社會、政治及文化等基本人權平等對待及保障。勞動力市場憑藉客工制度等管制手段,確保了資本家及仲介從移工身上獲取最大經濟利益,法令更限制移工不得自由轉換雇主,強化僱傭關係間的不對等,加劇了種族、階級及性別的多重壓迫。公民團體長年倡議仍難以撼動結構性及政策問題。

      針對跨國遷徙的人權課題及政治困境,FIHRM-AP策辦共學培力講堂,透過每月一期聚會,形成共學社群,促進博物館與公民團體的對話與連結,並安排實地走訪博物館、庇護中心、南方澳大橋倒塌外籍漁工遇難人權事件現場,相互學習不同機構於移動人權議題的實踐方式與行動經驗。博物館及公民團體從中逐漸發展出互信基礎及催化跨越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共學社群以有機且動態的發展過程,經由往返溝通、修正共識,凝聚共同目標,從差異行動策略,像是文化取徑如展示、教育活動、電影等;乃至社會運動形式如遊行、示威抗議,尋求彼此契合的行動方案,建造以「博物館」爲社會溝通與政策倡議的公共對話空間。

共同決定 一起展開行動策劃與社會溝通的展示

      延續共學共識及目標,2021年人權館與15個公民團體合作策展,透過以公民團體為參與主體的策展模式,將展覽詮釋及話語權交付公民團體,改變博物館傳統以策展人、田調研究先行與主導的策展模式,博物館館員則為「計畫管理者」及「溝通協調者」,並引進「策展團隊」協助展示設計與製作。博物館及策展團隊共同扮演「策展陪伴者」的角色,協助公民團體找出展覽願景及行動目標,並從先前共學基礎,整理移動人權議題100多個關鍵字,交由策展會議及工作坊討論,協助將其共識發展為展示架構與內容,並擔負補充研究內容、展示說明牌撰寫等輔助性工作。展示物件來自公民團體借展,包含抗議道具及人權工作成果,像是移工大遊行大型人偶、罹難外籍漁工遺物、移工文學獎作品、移工版畫等。

      最後,展覽經由參與公民團體討論決議規劃為四大單元包括《凝視-生活空間的再發現》、《現場-不可見的風險外包》、《練習-明日的平等與共生》、《閱讀間》等分區展示,帶領觀眾重新思考自身與移工處境的距離。從習以為常的日常用品及產品型錄,引導觀眾走入移工的「勞動現場」,藉由身體感受空間狹小、密閉、高噪音、遭到監視的不安體驗,經驗移工處境,並透過移工的證言與證物,聆聽他們的真實聲音,並介紹公民團體「移動人權」實踐行動及共筆「移動人權大事記」等,梳理台灣的移動人權運動史,回顧移動人權議題在台灣三十餘年的行動歷程。希望藉此喚起一般大眾的人權意識,消弭社會歧視與偏見,進而醞釀社會改變行動的契機。

      展示視為與社會溝通及公民團體倡議行動的延伸,設計規劃「模擬公投區」,傳遞公民團體的倡議訴求,提供觀眾表達是否支持移工政策修法的立場,並設計遊戲方式,引導觀眾依據自身關切的社會議題,鼓勵其走出博物館參與公民團體行動。博物館展示不僅是公共議題的公眾對話平台,向外連結成為觀眾與人權現場交會的樞紐。

展示引導觀眾從日常用品察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移工身影」(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展示引導觀眾從日常用品察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移工身影」(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展示呈現女性家務移工常處於監視缺乏隱私的封閉工作環境中(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展示呈現女性家務移工常處於監視缺乏隱私的封閉工作環境中(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展示呈現公民團體透過中文、法律、彩妝課程、工作坊等形式陪伴及培力移工(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展示呈現公民團體透過中文、法律、彩妝課程、工作坊等形式陪伴及培力移工(照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結語

      面對困難及當代爭議議題,如何透過博物館工作,影響政策及社會改革?博物館單打獨鬥有其侷限及挑戰,透過與公民團體建立相互合作(Collaborative)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釋放權力、共享資源,能降低博物館介入社會議題及與社群(區)合作的門檻,發揮更大功效,引入更多積極的社會行動能量。博物館以展示介入做為社會參與,能賦權社會中不具話語權、弱勢、污名及邊緣的社群,得以被聽見及看見,開放(複數)公民及公民團體參與,創造公共議題對話空間,不僅能彰顯博物館於民主社會公共領域及機構的核心價值,更能相得益彰發揮更大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