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官方網站 第四期新訊專文發布
主題:共創:如何讓社群參與人權議題 編輯室的話 博物館新定義終於在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布拉格大會(ICOM Prague)通過,反映出國際間博物館從業人員對新時代博物館價值的肯認。新定...
November 28, 2022主題:共創:如何讓社群參與人權議題 編輯室的話 博物館新定義終於在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布拉格大會(ICOM Prague)通過,反映出國際間博物館從業人員對新時代博物館價值的肯認。新定...
November 28, 2022FIHRM-AP延續過往公民團體以及博物館的共學模式,博物館從過去作為教育觀眾的媒介場所,而在現今的當代社會中,NGO跨域的合作與行動力更使博物館成為議題推動的場域。藉由FIHRM-AP的平台串連與合...
November 28, 2022〈粉飾殺戮〉是年輕人權志工的 8 件藝術創作的作品之一,他們很關注泰國南部地區的各種人權侵害問題。 這些的作品在其自辦藝術展《沈沒》中展出,展出地點為作為社區藝術學習空間之用的當地藝廊北...
November 28, 2022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這屆的年度盛會於8月28日在捷克的布拉格剛成功落幕。由於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經過近三年的等待,第28屆大會以「博物館的力量」為題,討論的主題對博物館界,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新...
November 28, 20222022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年會19日於挪威奧斯陸正式登場,本屆年會主題將因應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極權主義與極端主義等世界劇變局勢下,探討當代博物館如何面對...
September 27, 2022主題:新冠疫情下的人權挑戰與恢復力 編輯室的話 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經歷幾波大爆發,在防疫的目標下,國境封鎖、封城、社交距離、口罩令等防範措施徹底顛覆了全民的生活。疫情蔓延之際...
Auguest 13, 20221.5公尺,是防疫社交距離,是人與人間的共識,也是去年五月,人共同性的斷裂,許多人的生命從此大大不同。但我們相信,這道1.5公尺的裂縫仍存在著光。 人仍可透過光亮相互映照,待光透入,便會折射出彩...
Auguest 13, 2022作者介紹 麥可貝‧楚恩 (Michael Beltran)擔任記者至今已有六年,他這一生也致力於政治運動。因為記者工作,他報導了自己國家各種邊緣族群的相關議題,涵蓋人權、限縮的民主空間、中國及其...
Auguest 13, 2022為期三天的FIHRM年會將於奧斯陸三個場地辦理。大會簡章即將公佈。 參與方式 2022年7月開放報名,參加實體會議的網路報名表。詳情請參考:https://museum24.no/demo...
July 1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