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場】FIHRM-AP大會暨「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工作坊前導分享會

討論議題:亞太經驗分享-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處理複雜的人權議題?

討論議題:亞太經驗分享-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處理複雜的人權議題?

FIHRM-AP大會暨「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工作坊前導分享會

  • 討論議題:亞太經驗分享-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處理複雜的人權議題?
  • 日期:2024 年 6 月 5 日 14:00-16:45(台灣時間)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於2019年9月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ICOM Kyoto)成立,秉持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之宗旨,FIHRM-AP扮演亞太地區博物館與組織的交流平台,邀請各國共同關注亞太地區人權處境,建構以人權為核心之博物館價值,推動當代人權理念的實踐。

今年六月,國家人權博物館(NHRM)將與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C)共同舉辦「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將作為一個反思與對話的平台,促成藝術實踐來促進人權的討論。作為本次工作坊的前導暖身活動,我們舉辦線上分享會,邀請藝術家與策展人討論亞太地區中「如何處理複雜的人權議題」。本次會議所有對人權倡議感興趣的人士一起加入討論,採中英口譯方式進行,敬請提早報名。

*點此進入報名連結*
報名成功後寄送會議連結
 



會議流程:

📍 14:00 — 14:05   致詞
洪世芳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主席

📍 14:05 — 14:45   分享(一)
講題 | 博物館酷兒化—LGBTIQ+ 的共融與超越
講者 | Craig Middleton 澳洲國家博物館資深策展人

📍 14:45 — 15:25   分享(二)
講題 | 悶燒的餘燼
講者 | Pooja Pant 女性之聲總監

📍 15:25 — 16:15   分享(三)
講題 | 帕塔尼藝術空間——藝術與社群
講者 | Jehabdulloh jehsorhoh 帕塔尼藝術空間總監、宋卡王子大學視覺藝術系助理教授

📍 16:20 — 16:45   綜合討論
主持人 | 林玟伶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評論人 | 吳介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本次分享會將以中英逐步口譯進行
*會議連結將寄送至報名者的電子信箱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museumfju.website@gmail.com

Craig Middleton

Craig Middleton

講者介紹:

Craig Middleton是澳洲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的資深策展人,同時於坎培拉的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Canberra,ANU)擔任榮譽講師。於澳洲國家博物館負責創意發想、創作展覽內容、建構館藏,主導探索和收藏部門的一系列項目。致力推廣包容理念,這點也體現在其負責的館內導覽、專案、展覽、研究項目;同時著作等身,曾與 Nikki Sullivan 博士合著《Queering the Museum》,該作品由英國出版商勞特利奇(Routledge)於 2019 年出版。

Pooja Pant

Pooja Pant

講者介紹:

Pooja Pant是女性之聲(Voices of Women Media)的創辦人暨總監,該團體專門運用多媒體與科技提倡女權。Pant 亦是紀錄片製作人,女權運動人士,使用影片報導新聞,製作專題與節目的合作對象包含 Netflix、亞洲新聞台 (Channel News Asia,CNA)、位在倫敦的媒體製作公司 RAW Factual Productions、法新社(AFP)、聯合國、山區綜合發展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ICIMOD)、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國際)(BBC World)等各式機關構;現居尼泊爾,照顧女兒之餘,持續參與諸多倡議與行動,傳播各地資訊與故事。

相關文章:沈默記事——遭受衝突相關性暴力的勇敢女性之聲

Jehabdulloh jehsorhoh

Jehabdulloh jehsorhoh

講者介紹:

Jehabdulloh jehsorhoh於 1983 年生於泰國北大年府(Pattani Province),畢業於宋卡王子大學(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北大年校區的美術及應用藝術學院,主修視覺藝術;之後於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的繪畫、雕塑、平面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攻讀視覺藝術。目前於母校其畢業的學院教授視覺藝術,另外成立北大年藝術空間(Patani Artspace),專門籌辦泰國知名藝文活動。其創作靈感來自泰國深南地區(Deep South)北大年馬來人(Pattani Malay)的意象,以〈The Image of Local Malay Pattani〉為例,靈感即來自當地傳統漁船—科萊船(Kolae boat)的美術設計;另外有〈The Beauty in the Dark at Pattani〉,以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用品創作,如頭巾(hijab)和墓碑(batu nisan)等,探討伊斯蘭教信仰。經常混合運用多種媒材來作畫,搭配手工紙藝;現正研究泰國深南地區、敘利亞、巴勒斯坦的動亂、暴力事件、極端組織運動,這類主題可見於他的系列作品,如〈Budu Bomb〉及〈Born in the War〉;另外亦有作品反映政治局勢,有些發生在泰國南部靠近邊境的三個省,有些則是闡述國際情勢。其創作媒材包含一般繪畫、複合媒材繪畫、雕刻、裝置藝術、攝影、行為藝術;內容則聚焦職場暴力、人民安全、惡勢力、紅色空間等主題。

相關文章:粉飾殺戮:泰國南方邊陲衝突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