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HRM-AP第一期專文-從被動到主動敘事: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國際移動人權教育線上工作坊暨論壇觀察與反思

作者介紹:袁緒文 (Emily)

      袁緒文(Emily)為國立台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研究助理。主要研究聚焦於台灣社會對國際移民的包容性和博物館可近性。2015年被指派在博物館內執行移民導覽員項目,包含提供多語言導覽,主要為東南亞語言、英語和中文,並協助博物館與移民社區之間建立聯繫。自2016 年以來,博物館與東南亞移民社群一直密切合作。雙方至今已舉辦多項東南亞區域文化相關的藝術節、展覽、教育活動等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收藏品的詮釋。

單位介紹: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最古老的博物館。並於1915年博物館建築完備於現址。一個多世紀以來,博物館屹立在台北火車站之前,豐富的藏品與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為台北市不可缺少的地標性建築。館內的藏品繼續專注於人類學、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文化多樣性。近十年臺博館新增的文化平權與多元參與議題,回應跨國遷徙的最新社會趨勢。博物館透過主題展覽、教育活動、出版物和各種跨國文化計畫,博物館達到服務不同文化背景公眾的教育目標。


前言

      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NHRM)為重要的紀念場所,提醒臺灣民眾銘記對於臺灣民主發展及進步至關重要白色恐怖時期,該博物館同時也是人權侵害歷史的教育中心,支持人權議題,推廣人權理念,並提倡普世人權價值,以守護臺灣民主與人權。

      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轄下的重要組織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及其相關單位、非政府組織及專業人士認可與支持之下,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了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

      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現在的新任務是將國內的人權議題納入全球跨國移動及人權議題的脈絡之內。兩個單位一直以來都透過建立網絡的方式來回應國際人權議題,並扮演平台/橋樑,在臺灣推動政府、非營利組織、博物館及跨國移住者社群之間的對話。此次論壇也是首度博物館從業人員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有機會面對面討論、檢視議題,並攜手處理臺灣的跨國移住者及人權議題。

論壇及工作坊宗旨及緣起

      湧入目的城市的國際移動潮所帶來的多重議題,已成為當代博物館的面對的挑戰。本論壇首要關注的重點就是博物館如何透過跨文化的對話歡迎移住者,打擊刻板印象、歧視及排外心理;另外也討論博物館如何為移動人權議題建立文獻庫,維護史蹟及文物,收藏個人物品、故事與集體記憶。透過整整三天論壇暨工作坊的深刻討論,來自臺灣、澳洲、印度、美國、孟加拉、圖博(西藏)與南蘇丹的講者分享了因應全球崛起的移動潮及相關人權議題的觀點與經驗,充實了以博物館學為基礎的各種實務工作、理論與經驗。

 

10月20日論壇主題:移民博物館網絡與社會正義

場次一:博物館與移民(工)社群及大眾對話與溝通之方案設計

澳洲維多利亞博物館群附設移民博物館館長羅希尼·卡帕達(Rohini Kappadath)提出了以下方式作為博物館實踐人權的基礎:

  • 正視博物館的新角色;
  • 檢視不合時宜的博物館政策;
  • 不斷自問,我們是否有好好傾聽未來想合作的移民社群心聲。

      羅希尼也就其在澳洲移民博物館服務多年的經驗,分享了豐富的工作方法。接下來的兩位講者袁緒文及李映萱來自臺灣。兩位各自分享了國立臺灣博物館及高雄市勞工博物館近期館方政策。第一波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移工於1990年代進入臺灣。截至2021年,臺灣來自東南亞的移工超過70萬,移民則超過30萬人。移工進入臺灣滿足基礎建設、遠洋漁業、製造業與家庭照護的需求。臺灣大部分的東南亞新住民為婚姻移民,也成為臺灣基本勞動力及家庭組成的來源。然而,臺灣社會瞧不起東南亞移住者的觀念根深蒂固。文化及語言障礙、刻板印象及偏見使得移工與新住民(外籍配偶)在臺灣不斷遭受誤解與不當對待。

      臺灣最早成立的博物館,也就是位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於2015年推出了「多語導覽服務」,招募東南亞新住民擔任博物館導覽員,為其本國移住者同胞提供毫無語言障礙的博物館體驗(圖一)。此外,臺博也主動接觸移工社群,共同策畫了多元文化節,由社群成員自行組織及安排節目內容(圖2)。因此新住民與移工可以在臺博自由表達意見和展現其文化之美。

圖一、來自越南的新住民服務大使導覽,為越南學生介紹博物館建築與歷史。

圖一、來自越南的新住民服務大使導覽,為越南學生介紹博物館建築與歷史。

圖二、印尼移工在臺博表演峇里島傳統舞蹈卡恰舞(Kecak dance),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人民保護暨社會文化部主任張春亮(Fajar Nuradi,前排中)從不缺席活動。

圖二、印尼移工在臺博表演峇里島傳統舞蹈卡恰舞(Kecak dance),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人民保護暨社會文化部主任張春亮(Fajar Nuradi,前排中)從不缺席活動。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勞博館)成立之初以臺灣勞工為主題,而現在關注範圍更擴大至移工。勞博館已策劃過包含各種不同觀點的移工議題展,當地移工也參與了策展過程,確保移工可以為自己發聲。透過這樣的合作,移工可以擔任敘事者,在公立博物館內呈現自己的文化,而不受官方論述阻撓。博物館作為公立與教育機構,應該始終維持批判意識,並挑戰社會正視不該忽視的議題。

場次二:跨國移動者:移民歷史中的包容與排他

      本場次由博物館文化平權工作者陳佳利教授擔任主持人,並以批判觀點開場。用陳教授的話來說:「移民的歷史充滿政治意涵。」本場次的主張與討論主題核心為博物館該如何培力新住民,同時處理社會的刻板印象與偏見。下列為本場次發表者提出的三大觀點摘要:

  • 在過去,跨國移動者的歷史紀錄者皆不是移住者自身,而現在他們可以為自己發聲。

      本場次的第一位發表人為來自巴黎的艾格尼絲·阿奎茲·羅斯(Agnès Arquez Roth)她在分享中介紹自己是如何為計畫找到「適當的空間」,爾後,羅斯著手努力透過該計畫來回應法國當代移民議題。如果將歐洲視為一塊沒有國界的大陸,那麼龐大數量的移民在不同歷史時期來到這裡,各有相當複雜的脈絡。而法國處理移民議題的主流政策並未將移民視為多元而分歧的不同社群。法國國家移民政策長久以來只有一種文化認同,缺乏多元的文化認同觀念。在羅斯及同仁的努力之下,他們邀請移民社群與博物館合作,以不同的方式來廣納移民社群,並將其歷史納入法國史中。即便挑戰重重,這也是接觸並與移民社群連結的必要方式,而且更好。不僅是讓移民參與,同時也讓博物館從業人員能夠以從未嚐試過的全新方法進行溝通。而移民的文化資產可以獲得仔細良好的保存,如此一來,移民就能有「空間」可以述說自己的歷史。

  • 處理移民文化資產的工作應該要能挑戰、討論並改變針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移民刻板印象與成見,提升能見度與討論。

      美國天使島移民博物館館長埃德·泰彭(Ed Tepporn)介紹了美國華裔及亞裔移民的離散史。自18世紀以降,不論是當地社會或是美國政府政策,皆沒有給予美國亞裔移民社群平等的對待。2020年,當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亞裔移民成為一系列仇恨犯罪的標靶。泰彭也揭露早期亞裔移民在天使島移民站受到拘禁。當歐洲移民滿懷熱情與盼望在美國東岸登陸,來自亞洲及太平洋群島的移民多經天使島移民站抵達美國西岸,卻遭到與歐洲移民不一樣的不當對待。該博物館保留了該地地貌與建築物,向大眾呈現亞裔移民的苦難與遭遇,使其成為當代博物館敘事的一部分。

  • 博物館從業人員與政策制定者應鼓勵更多移民投入參與博物館的敘事過程。

      如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公共服務與教育組組長吳佳霓所說,他們也應該與移民社群建立交流網絡與夥伴關係,因這已是當代博物館的主要課題。臺灣史上幾波不同的移民潮呈現了移民切身遭遇的多重面向。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及內容一開始聚焦於不同的族群而非個別的移民者。幾年後,展覽的關注重心轉移至個人的故事。吳組長也指出,博物館與移住者社群建立關係的任務相當費時,然而不論做什麼工作,若想納入移住者社群並攜手合作,建立互信都是工作的前提。

      臺灣經驗分享之後,印度圖博(西藏)難民的遭遇分享讓氣氛沈重。印度德蘭薩拉圖博(西藏)博物館館長扎西平措分享了圖博(西藏)人民的離散歷史、成因以及其面對的挑戰,令人難過。簡報從中國國共內戰十年後,也就是1959年開始,當時圖博(西藏)人民跟隨第十四達賴喇麻尊者展開流亡,這波流亡潮持續至今日。扎西平措館長用比較法說明三條流亡路線所經國家:印度、不丹及尼泊爾採取的政策。印度政府制定了《流亡藏人復興政策》,形同給予印度各州級政府庇護藏人的標準設施指引,保護藏民人權。相較之下,尼泊爾於2019年與中國簽訂協議,大幅增加尼泊爾境內藏人遭逮捕遣返的風險。圖博(西藏)博物館保留了流亡藏人的歷史與苦難,同時也呈現了這些帶有爭議的政策。

10月21日論壇主題:GITJR(全球正義、真相與和解倡議)與移動人權

場次一、真相、記憶與正義

      本場次由國際良知遺址聯盟方法學及實踐總監布萊登·佩恩特(Braden Paynter)主持,講者分別來自美國、東非與臺灣。他們各自分享其紀錄違反人權事件真相及事實的實務做法。

      困難之一就是在人權侵害蒐證過程中,受害者不得不重溫其創傷經驗。因此,首先要提供一個安全隱私的環境並建立信賴,讓受害者可以在不感到羞愧與危險的情況下自在敘述自己的真實經歷。提供支持系統,讓受害者感到安全之後,就可以鼓勵他們為自己發聲。整個過程中,庇護所的工作人員或社工都必須不斷提供受害者強而有力的支持。

場次二:移動者之庇護、療癒及支持系統

      二戰過後及九零年代左右,為因應世界各地的戰爭衝突,如種族清洗、內戰等,服務少數族群、難民與弱勢群體的在地及國際NGO及支持系統快速湧現。孟加拉獨立戰爭博物館種族滅絕與正義研究中心主任莫菲杜爾·霍克(Mofidul Hoque)在分享中指出,關於羅興亞人的種族清洗及難民危機,經過報導與展覽之後獲得國際關注。他敦促各界,羅興亞危機是全球問題,而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行動解決。若國際社會無法介入羅興亞這樣的區域衝突,那麼周遭國家至少應該伸手援助,快速因應,避免情況惡化。學者與改革運動人士應該要進行更多的研究與發表,讓國際社會了解情況。接著應該合作找出立即迅速及永久的解決方法,阻止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遭到迫害。

      霍克主任之後的兩位講者皆來自臺灣,分別是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李凱莉主任及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陳秀蓮研究員。這兩個組織皆提供臺灣境內移工庇護及支持系統,同時也提供遭受虐待、性侵及工殤的移工法律諮詢。TIWA是開先河讓臺灣社會關注移工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之一,他們透過(圖三至圖五)有力的抗爭和遊說修法,讓移工權獲得更好的保障。

圖三、兩年一度的移工大遊行,攝於2022年1月16日2022年的主題為「自由轉換雇主」

圖三、兩年一度的移工大遊行,攝於2022年1月16日2022年的主題為「自由轉換雇主」

圖四、柵欄象徵阻礙移工自由轉換雇主的不當立法。

圖四、柵欄象徵阻礙移工自由轉換雇主的不當立法。

圖五、一聲令下,群眾推翻竹籬(監獄牢籠)對抗不公的法令。

圖五、一聲令下,群眾推翻竹籬(監獄牢籠)對抗不公的法令。

10月22日移動人權專業培力工作坊:從少數到多數;從被動到主動敘事

      最後一天的工作坊探討了在過去不重視跨國移動者人權的目的國內,誰有權利決定展覽內容,誰握有詮釋權。隨著全球經濟不斷推動國際移動,相關人權議題攀升,跨越各大洲及國界。在這個全球現象的背後,政治議題與衝突也推波助瀾,使得不同國家的移民問題惡化。不論哪個社會都不能迴避我們已進入新時代,而移民在不同程度上組成了我們的社會,唯一的差別只在於「先來後到」。有鑑於此,「移住者」其實是社會的「大多數」,而每個社會都應該將移民社群視為新的社會資本,敞開懷抱。而在協助社會敞開心胸包容異己方面,跨文化的理解效果深遠。只有當博物館帶頭與不同移住者社群建立關係,反醒、再思並擁抱這些挑戰,博物館才能成為移民的發聲平台,並推動社會互動。博物館、文化機構、博物館從業人員與學者應該繼續合作,教育大眾。由於政府可能漠視移動人權相關議題,甚至是擔任迫害方,博物館、文化機構、非營利組織及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團結齊心就更加重要,透過密切合作,才能為本論壇所討論的這些議題亡羊補牢。

結論

      三天的論壇討論凸顯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應找到不同的方式處理人權議題,責無旁貸。與移住者社群互動的能力不可或缺,但也需要先具備訓練有素的跨文化互動能力。此外,博物館的任務是建立保存完好的文獻庫,並策劃具有批判性觀點、喚起社會對跨國移民和人權問題的認知的展覽。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博物館應與不同的非營利組織和學校合作,建立網絡,以了解不同的社會面向,並透過串聯推動議題。

 

從被動到主動敘事: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國際移動人權教育線上工作坊暨論壇觀察與反思

從被動到主動敘事: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國際移動人權教育線上工作坊暨論壇觀察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