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HRM-AP第三期專文-「非遊記」 以歌謠與當代藝術交織勞動者的生命故事

作者介紹:詹話字、駱麗真

詹話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曾任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秘書長、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行政總監,現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研究組副組長。

駱麗真:專長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研究與創作、藝術創作與評論、藝術教育、數位行銷與趨勢研究,目前由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借調,專職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工作。

單位介紹:台北當代藝術館

臺北當代藝術館於2001年成立,是臺灣首座推廣當代藝術為主的藝術博物館,以多元展覽及活動,深度探索當代視覺文化與社會。


今日,當代藝術的討論無法脫離社會獨自存在,透過感受藝術創作所傳遞的思考以及閱讀傳達的訊息,大眾得以自由展開對話與交流。藝術博物館作為一股社會行動實踐參與的力量,希冀觀眾於參觀展覽中,有所觸動與反思,並將思維帶回日常生活當中,在未來做出可能的行動及改變,是當代藝術不可忽視的潛在能量。

台北當代藝術館積極創造當代社會議題討論空間

因這樣的信念,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近年於展覽策畫時,有意識地關注多元人權議題:2017年,司法院釋憲宣布現行《民法》未能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已屬違憲,要求立法機關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專法制定,以保障同性婚姻的權利,使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之亞洲國家。與此同時,當代館推出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所策劃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此一全臺首度於官方美術館進行之大型同志議題展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代館前方廣場一件由藝術家莊志維所創作《黑暗中的彩虹》,透過刻畫行為書寫自身隱藏在幽暗角落的秘密、無聲吶喊及不平之鳴,與諸多的祝福及讚揚並陳,向大眾展露心聲,巨大的櫃子因著眾聲喧嘩而閃耀著彩虹般力量。此展更進一步巡迴至泰國曼谷及香港等地,持續展現以當代藝術討論社會議題之行動力量。

 

作品《黑暗中的彩虹》展出紀錄照。(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作品《黑暗中的彩虹》展出紀錄照。(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當代館近年持續關注有關原住民、移工及新住民等核心議題,具體行動包括:策畫主題展覽、「穿孔找媽媽」教育推廣活動,與中央廣播電台(以下簡稱央廣)合作推行的多語導覽計畫,更運用Podcast開啟關於遷徙、邊界、勞動等相關主題對話,乃至於即將發生於今年八月底與澳洲雙邊合作的「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國際展演計畫,帶入這一項對於臺灣相當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人權議題討論。

 

當代館近年積極推動多語導覽服務。(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當代館近年積極推動多語導覽服務。(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非遊記》展覽

《非遊記》展覽

「非遊記」映照臺泰勞動遷徙發展軌跡

本檔展覽內容奠基在其跨國團隊歷時超過二年的田野調查及訪談研究,緣起於2015年於位於泰國曼谷的金湯普森藝術中心(Jim Thompson Art Center)的策展「歡歌・樂舞」(Joyful Kaen, Joyful Dance),背後集結一群長期對少數多元族群權益投注心力與關懷的團隊通力合作,其中包括:金湯普森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格拉西亞.卡威旺(Gridthiya Gaweewong)、資深藝術評論家塔農.恰帕迪(Thanom Chapakdee)及摩蘭樂研究者阿堤.穆桑(Arthit Mulsarn)、臺方策展人鍾適芳、張正及廖雲章等人。策展人鍾適芳研究面向一直以來皆關注於多元族群的藝術創作與表演,其創立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推動超過二十年的「流浪之歌音樂節」,聚焦世界民謠、草根音樂及當代議題聞名的獨立音樂節,透過聆聽各式民謠及樂曲,感受多元文化的特殊性及動人之處。而張正與廖雲章兩位則長期關注東南亞移民工在臺處境,過往曾參與發行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緬甸等6國語言的刊物「四方報」、開設「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推行「外婆橋計畫」及創辦「移民工文學獎」……等計畫,從文化角度邀請民眾共同參與社會行動,具體而微地將人權議題帶入日常生活。

本檔《非遊記》展覽系統性地爬梳有關泰國依善(Isan)地區特殊的文化內涵與表現,以依善當地相當傳統且重要的民間歌謠「摩蘭」(Molam)為本,呈現出一條相對於泰國主流文化之非官方敘事,「摩蘭」被視為依善人民的靈魂,樂曲的變革也反映著此地歷經冷戰前後不同的政權更迭。無獨有偶,萌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原住民勞動歌謠的「林班歌」,為部落集體勞動遷徙過程中,族人因為滿足生存條件,離鄉背井從山地移動到都市,透過歌聲的唱誦,傳達思鄉之情、愛人渴望與現實困頓,亦紀錄下爭取權利運動與土地抗爭的血淚。策展人鍾適芳透過對民族音樂極為敏銳的專業覺察,在「非遊記」這檔展覽裡,提出「摩蘭」與「林班歌」兩條文化軌跡,作為臺泰社會快速發展變遷過程形成的相互映照。

另一方面,由張正、廖雲章策劃「我們可不是來玩的」展區,從在臺發展近三十年的東南亞移工生命故事出發,展出四方報敘事文本、歌唱節目「唱四方」,以及逃跑移工對於命運真實的控訴及影像紀錄。展間復刻臺北車站「地板圖書館」空間,集結「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並於週末重新開張因疫情便暫停的地板圖書館借閱服務。當代館因著和臺北車站地緣位置接近,自館長駱麗真上任之後,便不時地在思考,如何透過博物館文化平權思維的推進,邀請假日前往臺北車站的移工們,有機會走進當代館欣賞展覽。2021年起館方開始與央廣合作,於每檔展覽邀請主播前來為不同族群觀眾進行導覽,迄今已辦過印尼語、泰語、日語、韓語等不同語種導覽活動,逐漸展開多元觀眾與當代館之間的互動。本次在展覽現場,也邀請移民工朋友使用母語於前台填寫活動字卡,便可免費參觀本檔展覽。透過串聯媒體力量、多語服務、異業結盟、免費參觀等不同策略,當代館企圖實際落實文化平權於博物館實踐之理念。

「非遊記」展期間舉辦印尼語專場導覽活動。(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非遊記」展期間舉辦印尼語專場導覽活動。(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此外,鍾適芳及三位泰籍策展人共同策畫「再等我三年」展區。三年,是移工單次來臺工作簽署勞動契約的期限,是移工對改善命運及生活環境的想望。十一組來自臺灣與泰國的藝術家/團隊,以影像創作、錄像及聲景裝置等多元形式之藝術創作回應策展主題,以摩蘭與林班歌交織而成的聲歌樂舞為本,向觀眾娓娓道來臺泰兩國政經發展背後關於弱勢勞動群體的生存困境,以及國族主義下不被肯認的掙扎與失落。

「非遊記」展間呈現「摩蘭」歌謠影音及歷史資料等文獻。(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非遊記」展間呈現「摩蘭」歌謠影音及歷史資料等文獻。(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永不終止的抵抗精神

歷史告訴我們,爭取平權踏上的向來是一條充滿困難與挑戰的荊棘之路。本展於策展會議之始,團隊從多方角度評估與考量是否加入Molam Bank(藝術家化名)的作品。Molam Bank一直以來擅長以摩蘭創作唱出底層抗爭者反對政府、批評皇室之聲,自2015年起多次入獄,由於長期處於環境惡劣的監獄當中,加上遭受諸多不為人知的慘烈對待,藝術家的身心狀況皆不穩定,然在策展團隊的共同努力促成,與藝術家達成共識,終將這些現今已被泰國政府禁止公開播映的反抗聲音,經由本次展演機會跨海來臺,讓更多觀眾得以關注到這群少數群體所遭遇的現實困境。

當代館籌畫的展覽,常擾動議題引起各方辯證,2020年當代館邀請日籍策展人新井博之、岡本有佳策畫之「表現の不自由展」來臺展出,該展於2019年日本愛知三年展出時即掀起眾多爭議。歷經開展三日即遭緊急閉館、展期結束前一週重新開展等風波後,本展巡迴至韓國濟州島和平公園與臺灣展出。展訊公告之後,當代館立即在社群媒體收到部分反對警告聲浪,留言認為此舉是在傷害臺日友好關係,呼籲要求立即停辦。館方也接收到多方關切,要求館方審慎思考是否籌辦本展。最終,在當代館維護言論自由與當代藝術應有多元表達的立場下與各方溝通協調,該展得以順利展出。

本次「非遊記」前期策畫發展階段,館方也與策展團隊反覆針對其中幾件可能引發外界高度關切的作品進行評估及討論。藉著這些經驗,得以映照一座城市美術館作為展覽的容器,如何能夠維持兼容並蓄狀態持續自由發聲,考驗著每一位身處其中參與者的智慧。

進步的社會需要多元紛呈的聲音,相信對話與共識將在持續的衝突、溝通與和解中逐漸成形,於本檔展覽期間,不幸獲悉泰籍策展人塔農過世的消息。塔農生前始終堅持與無權力者相伴,以其無比巨大的勇氣與信仰,無懼且頑強地抵抗著來自壓迫者的鎮壓和頓挫,相信此強大而珍貴的信念,將隨著他的離去,深植於眾人內心。透過本次於當代館上演的這場「非遊記」,演繹藝術博物館對社會行動的參與及影響,而革命的號角正在永無止息地低鳴著,號召未來更多有志之士接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