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HRM-AP第五期新訊 — 推動族群之間的和解與共融—談澳洲各博物館的和解行動計畫框架

FIHRM-AP第五期新訊 — 推動族群之間的和解與共融—談澳洲各博物館的和解行動計畫框架

回首過往的歷史傷痕與記憶,或許難以僅靠短短數年時間,而達成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和解與相互理解。然而,人們仍須面對艱困的歷史並採取行動。在通往「和解」的遙遙道路上,系統性且務實的行動框架便為關鍵。且新的行動框架能為組織提供指引,並將其行動統合至共通的實踐方向。   [1] 「原住民族」一詞參考聯合國提出之定義,詳見連結。 [2] 在影響原住民事務的相關決策過程中,其自身通常被排除在外,或不具足夠之代表性。尤以是對於影響其土地的計畫,當中的立法與行政措施建立之過程幾乎不徵...

Auguest 27, 2023
FIHRM-AP第五期新訊 — 寫自己的故事—從Lawbubulu返鄉特展到Kialreba重返霧臺特展

FIHRM-AP第五期新訊 — 寫自己的故事—從Lawbubulu返鄉特展到Kialreba重返霧臺特展

這兩場展覽不論從田野調查、文化轉譯詮釋、佈展規劃及行政作業難度都是極高的工作,雖然準備過程困難重重,但當看到魯凱族傳統文物被好好認真的對待,並用在地族人的觀點來詮釋,展示文字也以中文、族語併列方式呈現,深深感覺到此次展覽對於地方性的文化館(小館)、專業的博物館(大館)以及在地的部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臺灣在提倡歷史正義、轉型正義的同時,由族人自己來詮釋屬於自我族群的故事,這樣的展覽便是往正義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或許能讓族人從被殖民的傷害中得到些許撫慰,也讓社會上的人們對多元文化有更多的理解...

Auguest 27, 2023
FIHRM-AP第四期新訊- 2022年「氣候變遷」FIHRM-AP共學紀實 – 博物館與NGOs共同行動思考的可能!

FIHRM-AP第四期新訊- 2022年「氣候變遷」FIHRM-AP共學紀實 – 博物館與NGOs共同行動思考的可能!

FIHRM-AP延續過往公民團體以及博物館的共學模式,博物館從過去作為教育觀眾的媒介場所,而在現今的當代社會中,NGO跨域的合作與行動力更使博物館成為議題推動的場域。藉由FIHRM-AP的平台串連與合作,回應氣候與人權議題推廣充分展現了本次ICOM主題「博物館的力量」,期待FIHRM-AP未來有更多博物館與NGO激盪更多的具體行動可能性! [1] 參與NGO單位包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November 28, 2022
FIHRM-AP第四期新訊-粉飾殺戮:泰國南方邊陲衝突下的藝術

FIHRM-AP第四期新訊-粉飾殺戮:泰國南方邊陲衝突下的藝術

〈粉飾殺戮〉是年輕人權志工的 8 件藝術創作的作品之一,他們很關注泰國南部地區的各種人權侵害問題。 這些的作品在其自辦藝術展《沈沒》中展出,展出地點為作為社區藝術學習空間之用的當地藝廊北大年藝術空間(Patani Artspace)。藝廊創辦人為Jehabdulloh Jehsorhoh,他是一位常駐北大年的藝術家,一直在用藝術創作來反對泰國南部三個邊境府上演的暴行。《沈沒》很受150多名本地及外地參觀者歡迎。許多人都留言回饋他們對於活動的喜愛,包括一位在亞拉土生土長的中年母親,她...

November 28, 2022
FIHRM-AP第四期新訊-面對困難議題博物館展現行動的力量:ICOM 布拉格大會現場觀點

FIHRM-AP第四期新訊-面對困難議題博物館展現行動的力量:ICOM 布拉格大會現場觀點

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這屆的年度盛會於8月28日在捷克的布拉格剛成功落幕。由於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經過近三年的等待,第28屆大會以「博物館的力量」為題,討論的主題對博物館界,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新興的議題。主舞台上有四大貫串且密切相關的主題:「宗旨:博物館與公民社會」、「永續:博物館與堅韌性」、「願景:博物館與領導力」、「成就:博物館與新科技」,目標是就博物館作為一個社群,該如何在文化活動以外,有深入參與這點進行全方位的討論。 作為博物館社群的一份子,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也參與了這次大會...

November 28, 2022
FIHRM-AP第三期新訊-1.5公尺的裂縫 仍存在著光

FIHRM-AP第三期新訊-1.5公尺的裂縫 仍存在著光

1.5公尺,是防疫社交距離,是人與人間的共識,也是去年五月,人共同性的斷裂,許多人的生命從此大大不同。但我們相信,這道1.5公尺的裂縫仍存在著光。 人仍可透過光亮相互映照,待光透入,便會折射出彩虹。 ...

Auguest 13, 2022
FIHRM-AP第三期新訊-是封城還是鎮壓?

FIHRM-AP第三期新訊-是封城還是鎮壓?

作者介紹 麥可貝‧楚恩 (Michael Beltran)擔任記者至今已有六年,他這一生也致力於政治運動。因為記者工作,他報導了自己國家各種邊緣族群的相關議題,涵蓋人權、限縮的民主空間、中國及其他全球超級大國的干預主義、強迫移動、迫遷與流離失所等故事。 隨著菲律賓慢慢邁向解封,舉國上下尚未從疫情期間的集體創傷中緩過神來。讓菲律賓人最憂心忡忡的不是病毒,也不是無法掌握的疫苗或未來。 菲律賓有各式各樣的公民社會團體,各自以不同的路線實現其理念。同樣地,非政府組織、群眾組織、各行...

Auguest 13, 2022
FIHRM-AP第一期新訊-博物館如何面對當代人權議題? 從共學走向倡議行動 「Ayo-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 移動人權特展」

FIHRM-AP第一期新訊-博物館如何面對當代人權議題? 從共學走向倡議行動 「Ayo-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 移動人權特展」

結語       面對困難及當代爭議議題,如何透過博物館工作,影響政策及社會改革?博物館單打獨鬥有其侷限及挑戰,透過與公民團體建立相互合作(Collaborative)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釋放權力、共享資源,能降低博物館介入社會議題及與社群(區)合作的門檻,發揮更大功效,引入更多積極的社會行動能量。博物館以展示介入做為社會參與,能賦權社會中不具話語權、弱勢、污名及邊緣的社群,得以被聽見及看見,開放(複數)公民及公民團體參與,創造公共議題對話空...

February 17, 2022
FIHRM-AP第二期新訊-統一與緬甸博物館(之二)

FIHRM-AP第二期新訊-統一與緬甸博物館(之二)

參考資料 1. 《緬甸博物館:簡史及實際觀點》(Museums in Myanmar: Brief History and Actual Perspectives),Zan NuMra著 2. 維基百科條目:緬甸國家博物館3. 維基百科條目:緬甸族群列表 4. 「臨津岡穆斯林古墓園及清真寺遭推土機拆除」(The Historic Lin Zin Gone Myanmar Muslim Cemetery and Mosque were demolished by using Bu...

May 11, 2022